词语:熙来攘往
熙来攘往拼音:xī lái rǎng wǎng
熙来攘往注音:ㄒ一 ㄌㄞˊ ㄖㄤˇ ㄨㄤˇ
繁体:熙來攘往
内容:
⒈ 忙忙碌碌、熙熙攘攘的。
例人群熙来攘往的百货商店。
英abustle;
⒉ 形容来往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例人群熙来攘往的王府井。
英swarm;
⒈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参见“熙熙攘攘”。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六回:“惟其不能破,所以世界上的人还那么熙来攘往;若是都破了,那就没了世界了。”
沙汀 《困兽记》四:“说完,她就匆匆忙忙收回了手,很快在熙来攘往的人丛中消失了。”
⒈ 形容行人来往众多,非常热闹。
引《官场现形记·第八回》:「只见这弄堂里面,熙来攘往,毂击肩摩,那出进的轿子,更觉络绎不绝。」
分类:成语
首字母:首字母是X的词语
熙来攘往相关词语:熙隆熙熙攘攘辑熙熙缉民熙物阜攘来熙往熙和熙穆熙攘熙柔欣欣熙熙熙皞熙朝瑞品林熙熙恬召之即来来历下来初来乍到否极泰来一来一往来归树叶掉下来怕打破头得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待都来来还飞来剪凤凰来仪悦近来远心劳意攘貊乡鼠攘攘窃殴攘攘攘营营窃攘攘讨进攘骚攘攘灾攘背揎腕攘臂攘手攘揄攘却知往鉴今既往往还以往鉴来往彦暑往寒来意往神驰往天攘往熙来鋭往神往心醉厚往薄来送往劳来神醉心往往前
熙来攘往造句:
1、百货公司一带熙来攘往,一片繁荣景象。
2、这天休息日,街道上来来往往的男女和小孩都穿得整洁,欣然微笑的熙来攘往。
3、他坐在那里,看庙会的盛况,看熙来攘往的人群。
4、集市上熙来攘往热闹极了。
5、展览办得很好,许多人慕名而来。展厅里人们挨肩擦膀,熙来攘往。
6、那不是歌,那是孤单的歌,这白马非马的逻辑鲜有附和,唱着什么,故事里多少曲折,熙来攘往中几人识得,那不是歌,那是我写的歌,当时的我喜或悲已经记不得。
7、一路上熙来攘往,骈肩迭迹,好不热闹。
8、这里高楼林立,街道上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的人群,像潮水,霓虹刺眼,灯光恍惚。亦幻亦真。酒吧内外大呼小叫恣意放纵的人群,古香古色的街道闪烁着名牌啤酒的广告灯,到了深夜却虫声唧唧、满眼烟岚的深山。
9、这是一个普通的周末,珍珠港纪念馆熙来攘往,人流如织。
10、历经岁月洗礼,这条取“熙来攘往,如登春台”美意的商业街,今天已经成为成都魅力的代名词,从多方面延伸着她的影响力。
11、炸弹在熙来攘往的街道上爆炸了。
12、但见街道连绵不断,商店琳琅满目,车马熙来攘往,我们愈感惊讶不已。
13、街名来历来自《道德经》中“众人熙熙,如登春台”的句子,以描述这里商业繁华、百姓熙来攘往、盛世升平的景象。
14、提起北京,一定会想到王府井;去上海,一定不会错过南京路;而到成都,也绝对不会落下那条“熙来攘往,如登春台”的春熙路。
15、这些牛在车流中悠游穿梭,在巷弄里啃垃圾袋,偶尔还在熙来攘往的街道上狂奔。
16、春熙的名字,取自老子《道德经》“熙来攘往,如登春台”,很有文化品位。
17、原先该市商店林立、生意兴隆的西语裔企业区,西语裔人士熙来攘往,而现在变得冷冷清清,不堪赔累的合法西语裔商人不是寻求兼差,就是计划关店。
18、说到成城,那是时髦奢华的宅邸栉比鳞次,上流社会的居民们熙来攘往的高级住宅区。
19、天天如赶山会一样,人头攒动、熙来攘往的济南人民商场,是在解放前“山东第一模范监狱”旧址上修建起来的。
20、春熙路由前清举人江子鱼引用老子《道德经》里的那句“熙来攘往,如登春台”为其命名。
21、“众人熙熙,如登春台”的句子,改名为春熙路,以描述这里商业繁华、百姓熙来攘往、盛世升平的景象。
22、熙来攘往的街道最是寂寞,因为它不被人所爱。
23、横连纵合,辐射赣鄂皖三省;熙来攘往,波及都彭鄱数邑。
24、秋冬季街头,熙来攘往的人流里,那些匆匆而过的俏丽女子,颈间飘起的丝巾,或湖蓝、或蟹青、或玫红、或橘黄,就如这多彩的季节,绚丽缤纷。
25、对于春熙路,《新周刊》表示,这条取“熙来攘往,如登春台”美意的商业街,已成为成都魅力的代名词,从多方面延伸着她的影响力。
26、这时虽然是天色将晚,但南京城的大街两侧却是灯火通明、人群熙来攘往,青楼酒肆林立、隐传燕语莺声,显是有美偕行,春色暗藏。
27、天天傍晚,他们远避熙来攘往的快乐人群,去河上游览。
28、尽管如此,在熙来攘往的卡奥尔市集,仍然没有丝毫即将荒芜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