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錣
读音 读zhuì的字
拼音 zhui
部外笔 部外笔画是8画的字
部 部首是釒的字
总笔画 共16画的字
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
叠字 四叠字
简繁 錣
五笔 QCCC
仓颉 CEEE
郑 PXXX
四角 87147
笔顺读 撇、点、横、横、竖、点、撇、提、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捺
英汉翻译 armor neckplates
异体字 ?
注音 ㄓㄨㄟˋ
统一码 9323
方言
◎ 粤语:zyut3
◎ 客家话:[海陆丰腔] dot7 duk7 [客英字典] dot7 [梅县腔] dot7 [台湾四县腔] dot7 duk7
基本解释
1.古代一种顶上带铁刺的马鞭:“(马)欲退则错~贯之。”
2.计数的筹码:“且君引~量用,耕田发草,上得其数矣。”
3.针。
康熙字典
錣【戌集上】【金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韻會》
株劣切,音輟。《玉篇》針也。《集韻》策耑有䥫。《列子·說符篇》白公勝慮亂,罷朝出,倒杖策,錣上貫頤,血流至地而弗知,鄭人聞之曰:頤之忘,將何不忘哉。《淮南子·道應訓註》策馬捶,端有針,謂之錣,倒杖策,故錣貫頤也。張湛曰:錣,杖末鋒。
又《廣韻》下刮切,音鵽。義同。
又《廣韻》《集韻》《韻會》
株衞切,音綴。《廣韻》針也。
又《集韻》與
同。羊車騶箠也。箸箴其耑長半分。《增韻》亦謂之
。
又《揚子·方言》錣,餽也。
又籌也。《管子·國蓄篇》且君引錣量用,耕田發草,上得其數矣。
字相关组词 册錣錣筴策錣错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