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湳
读音 读nǎn的字
拼音 nan
部外笔 部外笔画是9画的字
部 部首是氵的字
总笔画 共12画的字
结构 左右结构的字
简繁 湳
五笔 IFMF
仓颉 EJBJ
郑 VELD
四角 34127
电码 9719
笔顺读 点、点、提、横、撇、竖、横折钩、点、撇、横、横、竖
注音 ㄋㄢˇ
统一码 6E73
基本解释
1.古河名,源出中国今内蒙古自治区,流入黄河。
2.姓。
康熙字典
湳【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
乃感切,音喃。《說文》西河美稷保東北水。《水經注》湳水,出西河郡美稷縣。
又地名。《後漢·西羌傳》先零卑湳,
皆彊富。
说文解字
湳【卷十一】【水部】
西河美稷
東北水。从水南聲。乃感切
(湳)西河美稷保東北水。宋本及集韵、類篇皆同。一本無北字。西河郡美稷、見前志。今蒙古鄂爾多斯左翼中旗東南有漢美稷故城。在故勝州之西南也。檀弓注曰。保、縣邑小城。保堡古今字。水經注河水篇曰。河水、又南。樹頽水注之。河水、又左。得湳水口。水出西河郡美稷縣。東南流。又東南流入長城東。鹹水入之。又東南渾波水注之。又東逕西河富昌縣故城南。又東流入於河。按漢富昌城在鄂爾多斯左翼前旗界。湳水、未審今鄂爾多斯何水也。从水。南聲。乃感切。古音在七部。酈曰。羌人因湳水爲姓。
字相关组词 卑湳